今年以来,在市政协的正确领导下,本人认真贯彻省、市政协会议精神,积极发挥科协在乡村振兴、科普教育、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和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职能,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履行政协委员的职责,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现将今年来的工作情况简单总结如下: 一、发挥科协组织优势,助力创新驱动发展。科协是党领导下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的群众团体,作为科技届政协委员,本人立足本职工作,积极主动作为,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科技为民的价值追求,为商洛“一都四区”建设汇聚磅礴力量。在日常工作中,本人始终把加强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作为科协工作的生命线,紧紧围绕我市经济发展重大问题,鼓励科技工作者厚植家国情怀、勇于创新争先,探索开展建言献策活动,继续为商洛市的高质量发展建功立业。
二、强化引才引智,夯实人才基础。市科协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在人才引进方面精做“引、培、用”三篇文章,不断提升服务软实力。一方面集聚优秀人才,大力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首批共建成创新团队15家,涉及创新创业项目31项,柔性引进高科技人才120余人,第二批市级院士工作站有6家已集中授牌,实地调研评估新申报院士(专家)工作站12家。同时,积极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来商,为商洛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另一方面,深入开展千名创新创业团队调研活动,了解科技创新队伍建设情况,立足“好帮手”和“勤务员”的定位,全方位支持各科技创新队伍的发展壮大,在项目申报和资金支持中,积极宣传项目政策并帮助做好项目申报工作,为人才队伍解决后顾之忧,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 三、打造创新平台,促进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它承载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信息流通。对此,今年以来我着力搭建学术交流平台,通过组织开展论文评选、研讨交流、创新团队调研等活动,为人才和企业创造适合发展的大舞台,希望籍此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定期组织开展了产学研对接会,深入挖掘企业科技创新的刚性需求,积极为企业搭建和省级、市级协会的交流渠道,盘活科技资源,真正把企业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企业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切实为企业排扰解难,让企业健康成长。 四、推进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现代科技馆作为科普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展现城市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重要窗口,在商洛市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中,我积极发挥自身优势,践行科普为民的服务理念,努力探索方法,不断创新思路,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做了大量工作。一方面坚持建设、管理并重,不断健全完善其功能,规范运行管理方式,全力提升科技馆的服务效能。另一方面,根据商洛的主导产业发展需要在各县区打造了五个分馆,指导好各分馆前期筹备、运行管理、工作机制、功能布局等方方面面工作,促进了全市产学研旅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了商洛市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的软实力。 五、夯实产学研交流合作,促进地区优势互补。调查研究,建言立论是政协委员的重要工作内容。作为科技届政协委员,积极主动参与商洛市地区产学研调研、考察等活动,为商洛科技创新发展建言献策,为商南、洛南等地的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意见和建议,加强了各地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将科技创新推深做实。另一方面,组织市直学协会共开展培训活动30多场,培训3200人次,组织市老科协专家开展调研,撰写的《商洛市工业经济情况的调研报告》等5篇文章,收到有关领导的重视,为有关产业集群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下一步企业和科技团队交流合作奠定了基础。 六、推进落实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按照全省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推进会议的总体要求,较好地完成了本地区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实施方案的编制,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打造科普示范县、打造科普教育基地等多种手段,以科技赋能助力乡村振兴,实现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稳步推进。同时制定了具体而明确的行动步骤,为商洛市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抓实理论武装作为第一主责,坚定了理想信念,提高了思想认识,促进了自身素质的提升,较好地完成了科普工作的各项任务,切实把科普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新时代,新征程,未来我的工作重点将进一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主战场,在三百四千工程和一都四区建设的事业征程中,奋力谱写科技助力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