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8年到2022年,北京成为了历史上名副其实的“双奥之城”。作为一名中谷的居民,我们见证了北京这座“双奥之城”的点滴变化,也在奥运盛事的感染下领悟到运动的独特意义。 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城市的时候,那时我还是一名学生。那是2001年7月的一天,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莫斯科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当天晚上北京申奥成功的消息传来,大概有40万群众涌向天安门狂欢,真正让我能够设身处地感受到人们对奥运的热爱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的。而2022年的时候,我已经从大学毕业,开始为祖国的体育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概是从2001年开始,自己周围的体育类培训班渐渐开始多了起来,好像奥运带来的不止是接下来对这场盛事的准备,更多的是大家对于体育运动喜爱的热潮,我的父母也是这股热潮中的一员。从羽毛球到排球,从跑步到跳高,差不多学校的各种体育课外班我都上过。只是我似乎并没有太多的运动天赋,最终只坚持跟着体育老师天天练习跳高。刚开始只是觉得跳高比起其他项目更加容易,而且每天的练习时间也不长,但随着不断练习,自己渐渐也爱上了这项运动,同时在老师的鼓励下,最终才决定走上了成为体育生的道路。之后我考进了体院,而后觉得不满足继续深造,到现在我已经是一名体育老师。 刚开始教学的时候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从哪里入手、该怎么教。为了能够带好学生,通过向其他老师寻求经验,也查看了许多教学案例,一点点总结、探索,制定教学计划。给同学们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出现了很多问题,总结后第二节课会稍微好一些,第三节课再好一些,一次比一次进步。相较于体育专业的学生,小孩子的基础比较薄弱。教学中经常会发生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学生会问一些脑洞大开的问题,“为什么这个动作要这么做、为什么比赛规则是这个样子……”。但自己也为这些学生感到自豪,很多学生从刚开始的一无所知,到期末的时候已经能够将动作做得像模像样了,这个时候比我自己训练进步更高兴。 从2008年到2022年,奥运场馆的科技与设施在进步、心态与理念在改善、交流与理解在加深。不变的是我们对于奥运的支持与热爱,不变的是我们对于祖国体育事业的支持与热爱。如今2022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已经落下帷幕,“一起向未来”的图景已经擘画。奥运会上健儿们的拼搏与热情将伴随着我们、影响着我们、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地走向我们共同的未来。
|